用“质量工程”引导带动本科教改
发布时间: 1997-03-07 浏览次数: 18

,研制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等,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材体系、专业结构设置等方面的深化改革,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创新人才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作为质量工程实施的配套文件,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与保障。

问:质量工程的实施势必引发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新一轮热潮。您对高等学校未来的发展,特别是教学工作有什么样的希望?

  答:质量工程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应该讲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任务也非常艰巨。高等教育要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切实做到: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将科学发展观贯穿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要统筹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要统筹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满足国家、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要统筹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

  第二,加强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分类培养人才。高等学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找准学校定位,并且各安其位,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办出一流。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强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科学规划本地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各高等学校要根据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和生源状况,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找准学校的定位,大力推进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第三,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投入既表现在经费的投入上,也表现在精力的投入上。在经费投入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同级财政部门积极协调,保证生均教学经费逐年有所增加,确保高等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拨款及时、足额到位。在精力投入上,各高校一定要花大力气把本科教学搞好,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全面统筹安排各项工作。要强化教学管理,保证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考试、教学档案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能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

  第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进行科技创新和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我们的高校要努力将学生既培养成人又培养成才,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改变以往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情况。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融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

  真正提高高教质量,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高等学校必须根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确立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选择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只有这样,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社会也应该给高校提高教学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高校能够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稳步推进改革,面向社会办学。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