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教改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综述(二)
发布时间: 2014-09-02 浏览次数: 63

●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省级政府责任,推进省级统筹综合改革

编者按:2010年5月29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工作专题会议。全国各省(区、市)教改办围绕本地试点项目,汇报交流教育体制改革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现分两期教改动态刊登。

一、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一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区、市)从战略高度出发,确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努力做好“四个统筹”(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教育关系,统筹协调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统筹协调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统筹协调高等教育内部各项改革),体现出综合性、创新性和协同性的鲜明特征。比如,江苏省把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注重顶层设计,注重上下协调、左右协同,注重依法理性改革,在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加强地方高水平与创业型大学建设、推进独立学院办学创新、加快省属高校招生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等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二是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天津科技大学依法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深化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教授委员会学术负责制、二级学院理事会管理、全员聘用制改革、本科生分层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修订理事会、监事会、院务委员会设置及工作规程,成立教职工代表大会,组建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千方百计办好高水平民办大学。

二、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试点省(区、市)和高校秉承“优势互补”、“地域互助”、“功能互促”的理念,积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鼓励高校凝聚集群优势,大大提升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办学内涵,改革效果明显。北京市教委面对中央高校优势明显、市属高校特色鲜明的基本情况,一是推动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分别签订对口共建协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机制改革等诸多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二是强化“学院路教学共同体”建设,探索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成本低廉、运行高效的“一校式”合作办学模式;三是组建北京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联盟,积极推动高校在实验室开放、实践基地共享、学生联合工程创新训练等方面的合作;四是建设北京高校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高校专业群,实现优质资源的集中共享,形成专业建设新合力;五是开展市属高校校外名师讲学计划,增强中央高校优秀师资力量对市属高校的帮扶。湖北省武汉市全力支持部属高校与18所地方高校全范围对口合作,省内先后组建高职教育联盟、十校联盟,推进分层次、分区域、分类型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全方位引进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采用中俄双方师资共享、课程共享、教材共享的合作模式,构建“专业+俄语”的全新课程体系,实施“课内精、课外强”本硕博有机统一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江西省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以商务部“人才强商工程”和江西省“开放型经济人才”培训等项目为基础,探索部省共建模式,构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河南永城职业学院探索高职院校股份制改革,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政校企三方联动,探索合作办学之路。

三、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试点省(区、市)积极清理并纠正对民办教育的各类歧视政策,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的具体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比如,浙江省温州市全面破解民办教育政策障碍,出台“1+9”系列文件,从登记管理、财政扶持、融资政策、队伍建设、产权属性、合理回报、税费优惠、土地政策、治理结构、办学体制等10个方面进行制度重建。宁波市采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现民办学校公共财政资助全覆盖,完善教师社会保障、落实民办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法律地位,启动分类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民办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等多项措施,积极推进民办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上海市探索建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中长期目标并明确实施计划,形成《浦东新区开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若干制度》(试行稿);推进执行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资金资产的有效监管。陕西省通过完善民办学校董事会组织形式、决策程序议事规则,规范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积极推进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开展民办学校内部二级学院及职能部门结构和功能调整,全面推动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福建省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土地、审批等优惠政策和捐赠教育的激励机制,出台专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探索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2010年至今已补贴获得办园许可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129所。

四、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探索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福建省大田县对校长“五关卡”考核,对教师“五抓”管理,探索“先学后教·高效课堂”区域教学改革。陕西省宝鸡市、吉林省深化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新体制,推进教师培训信息资源建设,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呈现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山东省实施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启动“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工程”,建设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对全省2000名骨干教师和校长实行集中培训,中学教师培养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实行全科综合培养。湖北省、浙江省创新教师选聘机制,按照“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新机制,从教师应有素质、文化水平、专业知识、教师技能等方面,通过竞争性选拔统一招录新教师。

  二是探索进一步改善教师待遇的制度保障。山东省潍坊市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显著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五、强化省级政府责任,推进省级统筹综合改革

  试点省市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上海市在给予部属高校1 :1配套资金支持、支持地方高校内涵建设、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民办高校、建设上海纽约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通过建立市级统筹机制,开展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方式,逐步提高上海高等教育质量。安徽省以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为龙头,坚持“抓住关键环节,强化政府统筹,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教育活力”的指导思想,通过“三个着力强化”(着力强化省级政府统筹能力,着力强化突破关键环节的改革能力,着力强化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化解能力),切实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工作。云南省强化省级政府统筹,实现两个“全覆盖”,具体包括:营养改善计划在云南全省129个县全面实施,覆盖全省534.9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生;对于未享受国家寄宿制生活费补助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寄宿生,全部由省级财政承担其生活费补助。深圳市强化政府统筹职能,统筹特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区际、校际差距;加大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扶持力度,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建设。(选自《教育体制改革简报》)